学生外出参加集体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切实加强活动安全工作,确保其外出途中的和谐与平安,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原则

1.就近原则。一般不要超出一天的行程。 

2.安全第一原则。事前进行活动专项教育,包括防火安全教育、校外活动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

二、成立活动安全领导小组

为应对活动期间的突发事故,成立活动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后勤保障组、医疗保障组、紧急处理组、活动全面协调人等各职能小组,分工明确,职责到位。出行时应有校级带队领导。  

三、突发事件处理程序

(一)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带队领导报告。带队领导根据情况作出决定。

(二)一般性事故,带队领导可根据情况自行进行解决,并进行记录。重大事故,应立即上报给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抢救,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开展工作,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

(三)突发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情况应尽快向公安、医疗、教育、旅游等部门上报,同时增派人员赴现场进行组织抢救。

(四)在组织应急抢险过程中,以保证学生安全为首位。写出书面报告,总结经验教训。

四、安全应急具体措施

(一)安全常规措施:

1.所有教师、工作人员手机必须处于开机状态

2.进入活动目的地后,担任总指挥。 

3.分散自由活动时,要求学生几人一组,不要个别行动。 

4.每次转移活动地点及活动结束时必须清点人数,一个不能少。  

(二)因天气因素变更活动处理:

1.活动前一天了解天气情况,通知学生做好相应准备。 

2.发车时遇天气变化,要认真分析趋势和可能,做出延时、变更处理。 

3.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做好引导、说服教育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项。  

(三)车辆故障处理: 

1.活动前要求承办方检查车辆车况,车况不良必须更换,否则不得发车。  

2.中途车辆故障:(1)带队跟车老师及时把故障情况通知校领导和承办方。(2)故障为影响安全的,一律停驶,由承办方紧急调车改乘。  

3 车辆换乘时,带队教师维持好学生秩序,严禁下车随意走动,尤其应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四)、学生突发疾病、意外伤害:

1.师生在途中突发疾病、意外伤害,随车带队教师立即联系应急车,视轻重由校医作处理或就近送医院。 

2.师生在园内突发疾病、意外伤害,带队教师立即联系总指挥,视轻重由校医作处理、或送内医务站诊疗,病情严重的送当地医院急救。

)、交通事故处理:

1.有严重受伤即刻拨打120、122,并立即组织抢救。 

2.迅速报告校领导,调动应急车赶到事发现场,视伤情确定立即送医院,还是紧急处理后送医院。 

3.保护好现场,指挥师生撤离至安全地点。 

4.向上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5.安定学生情绪,询问、检查学生受伤情况,受轻伤学生送医院检查、诊治。 

6.立即成立事故处理小组,分别负责家长、公安、医疗、保险各方接洽,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学生工作处 

                             2020.3.20 

 

 

 

 

 

 

 

 

 

 

 

 

 

大型集会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学校集会及大型活动管理,确保集会活动安全有序进行,避免或减少突发安全事件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大型集会活动,是指学校、各处室和班级在校内或校外所举办的活动。 

   (一)艺术节等文艺演出活动; 

   (二)各类庆祝、庆典活动; 

   (三)课间操、运动会、体育单项竞赛活动; 

(四)专题报告会;

(五)其它大型集会活动。

   二、组织机构 

 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

 员:各二级专业学院负责人

   三、安全教育及突发情况的处置 

1、活动前各班级要利用班会等课对参加活动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集会活动纪律、运动安全常识、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急救常识及急救物品的准备等。活动期间观众应礼貌观赛,不得随意进出比赛场地,有组织地加油助威,不得影响比赛秩序,影响参赛者的比赛成绩。赛前运动员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调整状态,以免在比赛中受伤。 

    2、突发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或现场目击者要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制止事态发展,现场人员务必听从统一指挥和调度。开展自救和互救。根据需要,及时拨打“110”、“119”、“120”、“122”等报警求助电话。 

    3、立即通知值班领导、老师和及有关人员迅速到达现场,组织开展抢救工作。值班人员迅速到达现场保护现场,维持秩序,保证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协助开展救助工作。安保处门卫值班室员引导有关的人员和车辆迅速到达事发现场。当发生火灾时,义务消防人员迅速到达现场,抢救被困师生,展开灭火工作。 

    4、值班老师或任课老师按照学校规定的疏散撤离路线和顺序,组织学生撤离。同时,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先组织撤离受到直接威胁的班级和人员,其它班级有序的快速撤离。确保无拥挤伤亡发生。 

    5、值班领导和老师按照分工到教学区及楼梯口组织疏导学生疏散和撤离。 

    6、要保证安全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的畅通。并根据要求,对发生危险的地段进行封闭。 

7、院系根据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做好稳定工作。辅导员积极做好学生的后续思想教育工作,防止事态恶化,以稳定学校正常的秩序。

    8、学院相关部门积极主动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做好调查、取证、认定工作,总结教训,部署后续工作,形成书面材料报市教委和上级部门。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学生工作处 

                          2020.3.20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大型活动应急预案

 

为加强校内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参加活动中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校、有序地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将安全事故对人员、财产安全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制定本预案。大型活动主要包括学生集会、外出写生、运动会、晚会等。

一、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及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协作、责任明确、各负其责。

(三)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重视安全工作,增强忧患意识,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活动的策划、筹备、举办等各个环节。

(四)快速反应,从容应对。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件,要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二、组织领导和工作职责

(一)成立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大型活动应急领导小组

 长:院长

副组长:副

 员:各部门负责人

职责:

1.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大型活动相关工作的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学校大型活动应急防范工作。对校内发生的大型活动,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 

2.统一指挥部署各有关部门处置大型活动事件,维护学校稳定。 

(二)主办大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主办部门负责人

成员:主办部门全体工作人员

职责:

1.详细制定活动方案,充分考虑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因素,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 

2.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活动的主办者及其负责人对活动全过程及人员安全全面负责,并制定大型活动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安全措施、明确岗位职责。 

3.活动前,对参加大型活动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培养守纪律、讲秩序的良好习惯。 

4.严格按照学校大型活动申报制度进行审批上报。 

5.活动前,对活动器械、设备、设施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临时搭建的设施、建筑物的安全。活动期间安排人员维护活动现场秩序。 

6.需要车辆的活动,必须选用车容、车况、安全性能好的车辆,车辆司机能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具有合法车辆驾驶证、驾驶经验丰富、技能熟练。 

(三)医疗救护组

组长:学院医务室负责人

成员:学院医务室全体工作人员

职责 :负责组建足够的医疗救护队伍,制定医疗救护措施,做好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应急准备;组织现场救护、安置伤员,做好受伤人员处置。

三、应急处置措施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报告学校大型活动应急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组织人员按照预案开展救护和抢救工作(主办部门负责)。

(二)医疗救护组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救护、抢救工作,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抢救。

(三)有序疏散人群,期间做好防踩踏工作。保护好事发现场,无关人员不得靠近(安全保卫处、主办部门负责)。

四、善后处置工作

(一)事故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马上转向善后恢复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

(二)稳定事件中受伤人员及其家属情绪,做好受伤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学生工作处、各二级学院负责)。

(三)学校大型活动领导小组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处置情况。

(四)实行责任追究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对所发生的的事故逐级调查,进行严肃查处。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安全事故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对于触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学生工作处 

                               20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