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跨文化的对话--俄罗斯文化与契诃夫生平展》开幕仪式现场

学院纪委申延金书记同参加开幕式的嘉宾一起参观展览

同学们认真观看作品

认真聆听,仔细观察

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开拓了的视野,提高了艺术修养

参加此次活动的领导、老师和同学合影

在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5月18日上午,学院组织了国际教育学院50余名学生参观了《“一带一路”跨文化的对话--俄罗斯文化与契诃夫生平展》。学院纪委申延金书记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展览精选了反映契诃夫生平和家族亲人的图片,以及精雅绝美的俄罗斯风光图片。主要展出反映俄罗斯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如套娃,木勺等)以及当地孩子们制作的手工艺品65件,图片70余幅及俄罗斯文豪契诃夫生平和事业有关的文物或复制品。

为保障此次活动成功举办,学院进行了精心部署和周密安排,确保了此次活动成功举办。参观期间,在讲解员的带领和解说下,同学们认真聆听,仔细观察。同学们认真观看着一幅幅佳作,并不时的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艺术修养,不仅欣赏到精雅绝美的俄罗斯风光,了解契诃夫短暂而跌宕激昂的一声,体味他深刻、睿智的文学思想,更为我院的校园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塔甘罗格是俄罗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名城,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契诃夫的故乡。他的作品曾对中国的文学潮流造成巨大的震撼,至今仍是世界文学史上巍峨耸立的巅峰。他虽然只活了44岁,但像一颗划过天际的璀璨耀目的星辰,给大地留下了永不湮灭的光芒。

学院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教育教学、师资与科研优势,担当起济宁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人才培养的排头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进”工程,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发展基地,设置了十多间“名师工作室”,特聘刘承闿、齐开义、郑志群、谢长伟、李樯、樊存常等名师名家和非遗传承人进驻学校带徒授艺、创作作品,对学生进行手工操作类教育,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参观此。此次活动,给我院学生营造“一带一路”的教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国际视野。更好地了解国家战略,树立责任意识,落实公民教育,培植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