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活动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省政府《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鲁政发〔2015〕22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活动的通知》(鲁教法函〔2017〕5号),深入推进青少年学生诚信教育,普遍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诚信意识,现就开展学生诚信教育活动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 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抓好诚实教育和守信教育,将诚信教育融入到法治教育中,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坚持课堂主渠道与宣传实践活动相结合、长效管理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使青少年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充分认识诚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素质,牢固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弘扬法治理念和契约精神。
二、诚信教育内容
(一)在诚实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不抄袭、不违纪、不作弊。
(二)在守信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事情不承诺,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在开展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要注意做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夯实学生诚信的文化基础;与法治教育相融合,加强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教育,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三、活动途径和形式
诚信教育活动要遵循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小型为主的原则,既要有声势、影响,又要扎扎实实。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一)将诚信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思想政治课中将诚信教育作为专题,将诚信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参与相结合,推进大学生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融合,增强诚信公道、服务奉献等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
(二)广泛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合一,关键在践行。要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七个一”活动:举行一次“国旗下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在开学或者放假前,各学院统一在升国旗仪式上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宣讲活动;举行一次诚信承诺仪式,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从学习、考试、生活小事、为人处世等方面集体庄严承诺;开展一次诚信经典诵读活动,以学校、班级为单位集体诵读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的经典格言、论述;讲一次诚信小故事,充分挖掘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故事,以故事演讲的形式宣扬诚信的重要意义;征集一个诚信案例,发现身边和现实生活中有关诚信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撰写案例,汇编发放;举行一次诚信主题班队会,充分开展诚信大讨论,促进学生凝聚诚信共识,树立诚信意识;开展一次诚信征文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诚信主题征文活动,写身边人、身边事,反映诚实守信、恪守承诺等诚信内容。
(三)开展学术诚信教育活动。将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的必要内容,以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使每一个学生了解、掌握学术规范及标准。教师对其指导的学生应当进行学术规范、学术诚信教育和指导,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是否符合学术规范、学术诚信要求做必要的核查。组织学生学习《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举办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专题讲座,开展学术诚信主题讨论,全面实行学术诚信承诺制度,凝聚坚守学术诚信的共识,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四)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教育活动。与学生资助工作同步,广泛开展政策宣传会、诚信座谈会,邀请贷款经办银行专家、往届毕业生代表、法律专家为贷款毕业生讲解征信系统与生活的关系,阐明按时还贷的重要性和逾期违约带来的不利影响,引导树立诚信意识。以毕业生文明离校为契机,广泛开展诚信宣誓、诚信承诺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积极开展资助政策知识竞赛和主题活动,强化资助诚信的宣传效果。
(五)开展考试诚信教育活动。利用学业水平考试、学校期末考试等考试时机,大力开展学生考试诚信教育专项活动,组织全体参考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涉考条款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及考试守则等,广泛开展诚信考试主题班会,加强考试违规警示教育,让学生全面了解考试违规带来的严重后果,组织学生考前树立以诚信立校、以诚信立教、以诚信育人的思想,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要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存档备查。
(六)强化诚信校园文化建设。与法治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积极推动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树立诚信形象。加强教师师德建设,使诚实守信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强化教师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等思想观念,感染、教育、激励学生。加强校园诚信环境建设,设置诚信教育专栏,张贴、悬挂诚信道德格言、名言警句、诚信故事、诚信名人展板。营造校园诚信舆论环境,利用广播、板报、电视台、网站以及微信、微博等方式宣传诚信政策和先进典型。加强学术交流,举办高水平的专题讲座和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提升诚信意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学院要树立以诚信立校、以诚信立教、以诚信育人的思想,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要积极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格局。
(二)突出治理导向。
各学院要将诚信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诚信价值导向。逐步建立学生信用评价制度,将学生信用评价与考试制度、学籍管理、评选表彰等挂钩,增强信用评价的约束力。
(三)完善支持体系。
充分挖掘和阐发国内外有关诚信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歌曲、文学作品等,汲取优秀诚信文化精华,开发、设计多媒体课件、动漫、校本课程等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资源,建立诚信教育资源库。强化师资保障,广泛开展信用教育培训,培育一批诚信教育方面的优秀教师。
(四)加强舆论引导。
各学院要及时将活动情况信息及时在学校网站发布,为全院开展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五、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
(一)悬挂标语,营造氛围。在校园主干道两侧悬挂诚信相关标语,广泛宣传“诚实教育”的意义,构建以诚信为荣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学校集中组织以“诚信”为主题教育的大型签名活动,并在全院学生中开展“珍惜信用、展现价值”的诚信教育。
六、各学院自主举办的活动
(一)举行“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各班级要统一组织和安排班会,结合身边的不诚信现象,围绕“诚信”主题自拟班会提纲,各班级要认真准备,要求发言积极、讨论热烈,有过程、有记录、有照片、有总结、有实效,并填写《2017年“诚信教育”主题班会记录表》(见附件1),各学院汇总班会情况并填写附件2,于活动结束后以学院为单位提交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二)开展诚信征文评选活动。诚信征文活动主题为“诚实守信,立德做人”,题材不限,字数1000字左右。各学院要引导同学们积极参加,把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感受真实表达出来。(严禁抄袭和从网上下载)各学院征文数量3――5篇,于活动结束后以学院为单位交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论文进行评比:一等奖:5名 二等奖:10名 三等奖:15名 并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在全院表彰。(特别是曾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学生必须参加)
(三)各学院除了学校规定的上述两个活动外,也可以根据本院实际情况,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班级建设、社会实践、“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等活动,创造性的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诚信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图片展、知识竞赛、演讲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方式,宣讲诚实守信事迹,倡导契约精神,促使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及时履行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有效地将诚信教育转化为大学生自觉的素养和行为。
七、活动要求
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在学生中开展学生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深入宣传,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努力营造“人人讲诚信、处处讲诚信”的氛围。各学院在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活动开展的情况与经验,于6月30日前将活动总结材料以纸质版和电子版方式交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总结材料包括:
1.本学院开展活动的情况、经验和成效的总结
2.《2017年“诚信教育”主题班会记录表》
3. 诚信征文
4.开展活动的照片
表格:
1、《2017年“诚信教育”主题班会记录表》(见附表1)
2、班会数量见附表2
3、征文数量见附表3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7年6月1日